当前位置 : IOS/安卓通用版 >

维车保运 让首都市民坐上放心车安全车

        ——记汽车维修工高级技师王翀

        工作二十多年来,王翀始终坚守在北京公交车辆维修领域的技术高地,在技术攻关、工艺创新、设备研发、职工培训等方面均起到了核心带头作用。他用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永不止步的学习热忱,践行工匠精神,用巧手为北京公交的运营保驾护航。

        紧跟公交发展 解决“痼疾”获盛赞

        刚开始工作,王翀的好学与拼劲就打动了维修车间的老师傅们。不管谁在修车,他都要跑来看看学学。他经常自主加班到晚上七、八点钟。遇到一些汽车维修的新故障时,还会利用休息时间来单位进行研究和分析。他就如一棵茁壮成长中的小苗,从各位师傅、书本中、实践操作中汲取汽修知识的养料。

        2013年保修四厂子接手了一辆故障车辆,该车起动发动机十余次,才能着车一次,不易着车的问题十分严重。在王翀未接手前,已有维修人员对该车发动机进行了大修,更换了火花塞、点火线圈、喷气嘴、发动机电脑总成等零件,但问题依旧存在。经过一番考虑,王翀提议用对比法来检查故障。他将一辆完好车辆与故障车辆放在一起,对两车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参数分别测量、收集和对比,终于找到了“病根”——原来在发动机凸轮轴传感器上,多出了一枚只有0.7 毫米厚的铁片。就是因为这个小薄片,造成了传感器间隙变大,信号时有时无,导致出现了不易着车的问题。在将这枚铁片移除后,问题顺利解决。

        转型技术讲师 实习车间树桃李

        2016年,北京市提出了投入运营一万六千辆电动公交车的计划。也是在这一年,已是不惑之年的王翀走上了电动车辆保修操作培训的工作岗位。在编写制动总泵实操教材时,王翀一边对照资料一边拆装总泵,力争将每一个零件、每一个沟槽、每一个孔洞的作用都烂熟于心。而在准备理论课程时,王翀对每一份资料都追根溯源,通过大量资料的比对和研读,逐渐形成了深厚坚实的知识体系……在进行电动车维修培训工作时,王翀也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时至今日,实习车间的培训班已开展了七届,为公交保修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近年来,王翀主编的《电驱车电工基础》等二十余门课程教材也已用于职工的技术培训,他参与编写的《公交电驱动车教材》更是弥补了大型电驱动车辆维修教材方面的空白。

        传承工匠精神,维车保运立新功

        善于取众人之长的王翀,很清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汇集众人的智慧,在保修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建立了以王翀名字命名的工作室。2017年,王翀工作室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了王翀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成为公交保修领域的技术先锋。自工作室成立以来,王翀及他的团队解决了车辆疑难问题10余个,完成技术攻关课题6个,完成技师工作室培训工作10余项,制作汽车维修判断故障工具5个,节省了材料费用百余万元。

        2021年5月11日,王翀作为北京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有幸参加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政府特殊津贴制度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座谈会,并在会上与李克强总理交流发言。今年初,王翀被评为“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时光荏苒,首都公交行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王翀也在持续“充电”。即使他已成为年轻技工口中的“老师傅”,但钻研起问题来,他又成为了当年那个和发动机较劲的“毛头小伙儿”。